文|张蔚斐
图|《女心理师》
来源|成长的可能
近日 , 一部聚焦“心理”的电视剧《女心理师》频频登上热搜 。 一个个触及心灵的案例故事 , 让很多人找到了共鸣 。 身边追剧的朋友也说 , 他们在这部剧里好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 家庭关系导致的问题少女、职场上的讨好型人格、没有梦想的青年……很多都是心理问题 。
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 很多人在成年以后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 追根溯源 , 都是由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引起的 。 在青少年培养性格习惯、逐渐对世界产生认知的过程中 , 父母是最亲近的人 , 家庭教育的缺失 , 是造成很多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
前段时间 , “看完女心理师我妈道歉了”这一词条登上了热搜 。 不少网友真诚地说:“希望家长都可以看看《女心理师》 。 ”
从某种角度看 , 这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家庭教育片” , 成年时期的心理问题 , 很多都是儿时经历造成的 。
#1
家庭关系恶化导致的问题少女
女主角贺顿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 剧中第一个案例是即将高考的艺术生尤娜 , 她打电话向自杀干预中心表示 , 她想自杀 。
文章图片
原本专业成绩突出、家庭条件优渥的乖乖女尤娜 , 最近突然和同班同学小哲发生了严重的矛盾 。 据尤娜描述 , 小哲在一次演出中把她推下了几米高台 , 造成了尤娜受伤 , 但小哲不承认自己做了这件事 。 而小哲的西装随后被涂满红色颜料 , 小哲就冲到尤娜宿舍打了尤娜一巴掌 。
尤娜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极端偏激 , 多次产生自杀倾向 , 老师建议尤娜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 尤娜妈妈认为 , 孩子不敢自杀 。 这或许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心态 。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认为 , 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前的心理活动呈现矛盾状态 , 他们一方面渴望摆脱生活中的痛苦 , 一方面又保留着求生的欲望 , 当自杀者产生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时 , 也是在向身边的人发出一种求救信号 , 可一旦自杀者发出的信号被忽视 , 便极有可能导致无可逆转的后果 。
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网站发布的《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报告》显示 , 全球每年超过70万人死于自杀 。
在尤娜有自杀倾向时 , 心理师教尤娜用数数控制情绪 。
原本不以为然的尤娜妈妈 , 看到尤娜半夜突然从床上坐起来连扇自己巴掌 , 这才下定决心带尤娜去做心理咨询 。
文章图片
在层层剖析下 , 贺顿发现 , 尤娜的反常行为 , 很有可能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变化有关 。
当父母的亲密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 孩子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 , 此时 , 也是他们的心灵最敏感脆弱的时候 , 而父母选择隐瞒、欺骗的做法 , 更是让孩子不断猜测怀疑 , 自我脑补 , 陷入更深的恐惧和怨恨中去 。
在剧中 , 尤娜看到父亲送给小哲妈妈一套小哲的西装 , 父亲欺骗尤娜自己还没到学校门口 , 这样的画面 , 在不知情的尤娜和观众看来 , 难免猜测尤娜父亲是否有了出轨行为 , 这也是尤娜针对小哲的原因 。 实际上 , 尤娜父亲只是回报恩情 , 说了善意的谎言 。 但是缺少沟通 , 让家庭关系迅速降到冰点 。
- 人际关系|同事关系再好,这3种忙也不能帮,容易吃大亏
- |同事提拔快,不是因为拍马屁,而是三件事情经常做
- |有同事向领导投诉你,你会假装不知情还是直接挑明?这样做更合适
- |与同事关系再好,这3种事不能帮到底,保护自己,不做吃亏事
- |有这种性格的人,最容易被同事排挤,被领导打压,希望你不是
- |如果同事经常对你说这3种话,先别高兴,他们是欺负你这个老实人
- |职场规则:烂肚子里也不能对同事讲的3种事,不然必遭拿捏
- |混迹职场,发现同事有这三种性格,说明对方是小人,人缘不会太好
- |同事联合排挤我很难受,2个原因对症下药,打一个漂亮翻身仗
- 女孩|每次帮同事买东西都少给钱,既委屈又不好意思要,这个做法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