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周旻:从《红星佚史》看周作人早期翻译与林纾的离合( 二 )


目前学界关于《红星佚史》的正面研究为数不多 。 与《红星佚史》同一英文底本的还有另一个译本 , 即1919年林纾与陈家麟合译的《金梭神女再生缘》 , 邹瑞玥[10]和张治[11]皆有专门论文通过这两个译本讨论周作人与林纾的译述特点 。 不过 , 如果从一种更为历史化的角度来看 , 1919年的林纾译本 , 并不能与周作人1906年的《红星佚史》构成有效的对话关系 。 本文拟将《红星佚史》置于周作人所身处的晚清林译哈葛德小说的热潮中[12] , 通过辨析周作人与林纾在阅读趣味、文学观念上的细微差别 , 来勘探他这一时期的小说翻译与林纾的“貌合神离” 。
一、林纾译笔下的哈葛德
1904到1906年[13] , 凭着林纾的翻译而进入大众阅读视野的哈葛德小说 , 是晚清翻译小说风潮中颇有意味的现象 。 哈葛德的言情冒险小说与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都是第一批进入中文语境的西洋小说的代表 。 与后两者“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翻译状况不同 , 哈葛德在中文语境的流行与译者林纾有分不开的关系 , 加之商务印书馆的商业运作——短时间内一再重印林译小说丛书 , 形成了一股林译哈葛德的热潮 。 与此同时 , 阅读林译哈葛德也成为一种风尚 , 1932年 , 周作人在《习俗与神话》中回忆自己当初翻译《红星佚史》的因缘 , 就说道:“一九〇七年即清光绪丁未在日本 , 始翻译英国哈葛德安度阑二人合著小说 , 原名《世界欲》(The World's Desire) 。 改题曰《红星佚史》 , 在上海出版 。 那时哈葛德的神怪冒险各小说经侯官林氏译出 , 风行一世 , 我的选择也就逃不出这个范围”[14] 。
哈葛德小说最早的中文译本可以追溯到1898年曾广铨在《时务报》第六十册上开始连载的翻译小说《长生术》 。 同一年 , 这本译作与丁杨社所译《新译包探案》、林纾所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一起 , 以合订本的形式由素隐书屋刊刻发行[15] 。 《长生术》所署原作者“解佳” , 即哈葛德 , 其底本是1886年哈葛德出版的冒险小说She 。 这部译作因《时务报》的影响力和合订本的畅销而流传颇广 。 它也是周作人接触到的第一部哈葛德小说 , 曾出现在他辛丑年(1901)的日记书单中[16] 。
真正使小说家哈葛德成为话题的是1903年和1905年的“一书多译”事件 , 即先后出现两种版本的《迦茵小传》(Joan Harte)[17] , 并引发了一些争论 。 在1903年版中 , 蟠溪子和包天笑只合译了英文小说的上半本 。 据鲁迅回忆 , 译本作为言情小说 , “很打动了才子佳人们的芳心 , 流行得很广很广 。 后来还至于打动了林琴南先生 , 将全部译出 。 ”[18]林纾看到这一版的翻译 , 遗憾于下半部之不见 , 于是托人找到全本 , 开始进行自己的翻译 。 他将迦茵未婚生子的情节如实译出 , 被当时一些人认为“迦茵之身价忽坠九渊”[19] , 但同时也有像夏曾佑这样 “会得言情头已白 , 撚髭想见独沈吟”[20]的读者 , 为迦茵的爱情和死亡扼腕叹息 。 无论林纾的译文毁誉如何 , 《迦茵小传》在当时都成为了一本炙手可热的畅销书[21] 。 以此为契机 , 再加上手头握有英文本的《哈氏丛书》[22]若干种 , 林纾开始大量翻译哈葛德的小说 。 截止到1911年 , 共有16种林译哈葛德小说问世(见表一) 。
表一:1904-1911年林纾译哈葛德译文、原文情况表[23]
|译者|周旻:从《红星佚史》看周作人早期翻译与林纾的离合
本文图片

从1904年到1906年 , 商务印书馆三年间共出版林译小说17种 , 其中有12种哈葛德小说 , 每年都占据出版总数的70%以上;合作的口译者中 , 魏易占7部 , 曾宗巩占5部;每部都附上林纾详尽的序言 , 亦有即兴发表的诗词 。 无论是野蛮冒险还是言情戚戚 , 哈氏小说与林纾译调的结合 , 从1905年起成为林纾“文字制造厂”[24]中最鲜明的一条流水线 。 到1907年 , 这个比例开始急剧下降 , 11种“林译”作品中 , 并无哈葛德小说;1908年 , 14种林译小说中 , 仅一种哈氏著作;1909和1910年 , 林纾忙于汇编国文读本和出版《畏庐文集》[25] , 总的翻译数量已较前期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