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安频:人间烟火中的微光( 二 )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各地的风土人情不一样嘛。我们老家的王大婶虽然不知道菠菜来自波斯国,但并不妨碍她喜欢吃菠菜。她自己留的菠菜种子,种下去后,长出来的菠菜又高又大,小孩子要是跑进她的菠菜地里,完全可以躲起来,连大人都找不到。我多次看见她在田里拔这种大菠菜,拔起来后,砍掉根部,再把一些老叶子扯掉,洗干净后,在大铁锅里焯水。捞起来后,拿出去晾,晒干后连茎带叶都是黑色的。接着,把它们切断,撒上盐,就可以腌制了。腌好后的菠菜秆可以与浙江地区的“臭苋”媲美。咬一口菠菜秆,再吸一下,那滋味又酸又臭,吃起来开胃。但年轻人怕是不愿意吃吧。
在乡村,还有很多五十岁以上的人,守着自己的胃口、味道,不被花花绿绿放了添加剂的罐装腌菜所迷惑。守住这清醒,便是守望了乡愁。

二、吃茶去
01
《世说新语》记载过一个故事: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很喜欢茶,不仅自己每天多次喝茶,而且还要客人陪他喝。当时,很多士族还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到王濛家后,大家总有一些害怕。他们在王濛的勉强下,多多少少都会喝一杯茶。但离开后,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记得我十几岁时喝茶,喝的是茶馆里的三皮罐,感觉有点麻口,后来喝的次数多了,就感觉很甘甜了。在二十多岁之后,又陆陆续续接触到了很多茶叶,喝了很多茶。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几乎每天都喝。对茶叶不挑剔,茶叶子泡一天,喝一天。当然,有的人有钱有闲,可以坐在桌前讲究茶道。但我没有那般讲究。我是一个忙碌的人,没有时间坐下来细细品茶。

02
这些年来,什么砖茶、绿茶、红茶、沱茶、龙井茶,都喝过。有的茶叶是自己买的,有的是好友送的。今天喝菊花茶,明天喝碧螺春,随心所欲,生活惬意。然而粗制滥造,散发霉味的茶叶,我是不会喝的。有的人觉得茶叶放得越久,泡出来的味道就越好。我却以为,茶叶放个三年左右,没问题。要是太放久了,泡出来的茶就不纯正了。
一般的劳动人民喝茶,只是为了解渴,哪里有情趣去细品。几百年前,英国人从中国运走茶叶,到欧洲销售,茶商打出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喝茶可以提神,是不用怀疑的。睡前喝了太多的茶,可能使你失眠。张岱在《陶庵梦忆》里记录他去闵汶水家喝茶的故事。他随便喝一口茶,就可以尝出茶叶是春季采的,还是秋季采的。我没有他那样的本领,以为“先苦后甘”方尽茶理。
有人喜欢喝太烫的茶,我却不喜欢。太烫的茶,容易伤喉部、胃部的粘膜,于身体不适。沏茶也不要太慢,满了就会溢出来,端起来都是苦难,还怎么喝?我家乡的老辈人讲究待客之道,其中一条是“酒斟要满茶要浅”。茶倒得太满,是对客人的怠慢。
有些人喜欢喝浓茶。我觉得体格瘦削的人,不宜多喝浓茶。茶水本来就“刮油”,要是长期喝浓茶,会瘦掉二十多斤呢。有一次,儿子误喝了我的茶,说是”苦药水“。我笑了。喝茶的兴趣,亦是要培养的。

03
我生活的小城的人们有“喝早酒”的习惯,却没有“喝早茶”的习惯。但二十多年前,茶馆还是很多的。每一间里面坐满了老头子们,在里面打“挫胡子”,或者喝着茶听刘说书先生讲书,热闹极了。穿梭其间的小贩们,端着糕点、包子、炸饺子、炒花生、炒瓜子……
有的人嗑瓜子,“呸”出来的壳到处都是。他们喝的茶,有的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有的是茶馆里提供的。他们喝的那种茶,我是不喜欢喝的。看他们的表情,却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