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注目礼的意蕴》32自22吾19我: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 )


自古以来凡是得道的:天得道则清明 , 地得道则安宁 , 神得道则显灵 , 谷得道则充盈 , 万物得道则可以生长 , 侯王得道则能够被天下推崇 。 以此推而言之 , 天(失道)就不清明 , 就会崩裂;地(失道)就不宁静 , 就会崩塌;神(失道)就不显灵 , 就会灭亡;山谷(失道)就不会充盈 , 就会枯竭;万物(失道)就不生长 , 就会灭绝;侯王(失道)就不能成为天下的典范 , 高贵的地位就会被颠覆 。 本来 , 贵以有贱而为贵 , 高以有下而为高 。 侯王自称“孤、寡人、不榖” , 这难道不是以低贱的称呼中和其高贵的地位吗?不是吗!所以 , 要将名声、地位看成是虚无的;光彩的美玉和普通的石头是没有差别的 。
生活|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注目礼的意蕴》32自22吾19我:百姓皆谓我自然
文章图片
外王之道 , 性中有命
生活|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注目礼的意蕴》32自22吾19我:百姓皆谓我自然
文章图片
河图洛书与八卦八宫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註繹 刘先银編註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 柔道牵“乾” , 迷失道“坤” , 在圣、圣化凡也是周乾而易坤的乾→姤→遯→否→观→剥→坤的执迷妄失图 , 呈现乾元光明世界如何堕落到坤元无明世界 , 而有识妄取真 , 明心见性 , 修真证道的目的和目标 , 从全时空的顺其自然的积善厚德起 , 到机缘和造化成熟后 , 便有“中正之道”围绕中脉修持精气神的乾坤总纲性命双修 。 在凡、凡转圣 , 易坤周乾的坤→复→临→泰→大壮→夬→乾正坤返乾修真图 。 六位丹轮健中正德的命功 , 退藏于密阳神还虚的性功 , 从而尽性了命证周易大道的本来 。 呈现周易易周《周易》体证大道的究竟圆融 。
“物物而不物于物 , 则胡可得而累邪?”
驾驭对物质的欲望 , 但却不被外物所役使 , 这样又怎么会受到牵累呢?
崇尚自然 , 归根到底还是要追求一个“真”字 。
本真 , 这是从一切尘世的纠葛中解放出来的前提条件 。
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 , 只有回归到了最朴素的状态 , 才可能达到本真 。
生活就是不断地遇见注目礼 。 注目礼的生态美学的格物致知 。 时光的信使 , 能量的载体……有的人 , 出现了就像礼物 。 静静的冥想 , 智慧的欢愉 , 感恩的善良 , 温暖的喜悦 , 幸福的向往 , 生命的能量 , 都源于微微的念头 , 能量与信息的因缘聚合 。 注目礼的生态美学范式就在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的传递 。
而我能给予祢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呢?
那独一且唯一的 , 如果有这么一件我能称得上是给予祢的 , 就是我自己的内在生命的美好——《注目礼的意蕴》
—— 刘先银 北京 2020年9月19日
生活|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注目礼的意蕴》32自22吾19我:百姓皆谓我自然
文章图片
刘先银书法:除了敬字再没学问
依我所见 , 《问道·注目礼》一面是心理学的工夫 , 从现代科学路子 , 研究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 , 这样追求上去 , 对人类心理有一个认识;认识了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 然后才能发挥注目礼的思想 。 如无这面工夫 , 则注目礼思想得不到发挥 。 因为注目礼学说原是从“我”对人类心理的一种认识而来 。 “我”认识了人 , 才演绎出许多关于人的道理 。 对于人类心理的认识 , 是“我”一切话与一切道理的最后根据 。 所以心理学的研究是准确认识注目礼学说 , 准确发挥注目礼思想 , 顶必要的一面工夫 。 还有一面 , 是对于中国的古籍 , 或关于古圣先贤经典的书 , 要有方法的作一番梳理 。 我们现在无法再与过去的古圣先贤见面 , 所可凭藉参考的 , 除了传下来的古籍 , 更有何物?所以要想准确认识注目礼 , 古籍的梳理从文化基因里领悟 , 亦是很必要的 。 “我”蕴含着文化基因 , 问道注目礼 , 很容易落于从其主观的演绎 , 而没能够有方法的来发现“我”的真面目 。 所以注目礼学说的发挥解释可以千百其途径;一个人有一个说法 , 一百人有一百个说法 , 一千人有一千个说法 。 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和逻辑常识把人性彰显无遗 , 这就是“注目礼” 。 东汉思想家王充 , 著有《论衡》一书 , 开门见山强调“注目”、第一卷首篇叫《逢遇》 , 曰:“处尊居显 , 未必贤 , 遇也:位鼻在下 , 未必愚 , 不遇也 。 ”所谓“遇” , 首先无疑就是注目 。 黄金如不被人类注目、鉴赏、利用 , 与埋在土里的石头有何区别?王充的说法 , 就有力地诠释了引人“注目” 。 除了敬字再没学问 , 其实就再没有方法 。 这一点 , 欧阳君山有个不能够循环“自”证说 。 我说:有一天“自”字丢了一撇 , 成了“目”字 , 为找回那一撇 , “目”睹了很多人 , 那一撇是什么?读了三十年的《诗经》 , 《诗经·郑风》:一日不见 , 如三月兮 。 读了三十年的《道德经》 , 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 现在终于明白了 , 那一撇原本是个“一” , 这个“一”就是老子《道德经》第39章的“昔之得一者”的“一”就是今天我们要找的就是那个“本我” , 得失之间 , 得之 , 失之 。 “找”啊“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