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注目礼的意蕴》32自22吾19我:百姓皆谓我自然( 九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 , 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 , 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回归本我 , 寻找“一”的“找” , 遵循“理想原则” 。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 , 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 。 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 , 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 , 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 , 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 , 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 , 还有反映客观现实 , 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 , 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 , 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
本我是人的意识体与物质体的统一 , 构成整体的生命体 。 人的内在整体构成人的本原存在 , 是本我的原始形态 。 人类自我解放的劳动行为会通过自我发现与创造维护、推动本我的发展 。 本我中意识与物质整体构成一个自觉实践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 。
第三问:我将要去往何方?我要到哪里去?实则是在追问自由的本质的问题 。
最自由的自我 , 《道德经》中的“身”“私” , 莫过于在自由世界中的自我 , 《道德经》中的“身”“私” 。 自由世界破缺之后产生的现实世界中的自我 , 只拥有有限的自由 。 所以 , 回到自由世界 , 重获最自由 , 就是每一个现实世界中的自我的最大目标 。 就是《道德经》中的“我”是指成道的我 。
在混沌世界 , 一切皆有可能 。
《道德经》第52章 , 第59章说:本我永恒 , 自我不息 , 复归其母 , 这是我们最理想的长生久视 。
哲学三大终极问题及其回答的启示:
情绪 , 《道德经》中的欲 , 是有形的肉体与无形的心智之间的联系 。
营养身心灵:如何开启不疲惫 , 不焦虑的人生?
首先:饮食方面 , 均衡营养和均衡饮食 ,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其次 , 情绪稳定的条件在于回归本心 , 找回自己 , 减损欲念 , 均衡心理;
第三 , 阅读经典著作 , 保持精神愉快和灵魂觉醒的平和状态 。
总之 , 访问古道 , 那是善道 , 便行在其间 , 这样就会越来越圆融 , 愈来愈美丽 , 愈来愈自在 , 愈来愈轻松 , 开启不疲惫 , 不焦虑的人生 。
最重要的是一以贯之 , 持之以恒 , 慎终如始……
《道德经》让我很震撼 , 我看见了我真正的天地父母 , 我是道之子 , 我的生命是如此的圣神和珍贵庄严 , 我从哪里来 , 我从道中来 。 我到哪里去 , 我时时刻刻就在道中 , 没有来也没有去 。
那些来来去去的是什么?
是《道德经》法本章第39所说的失“一”之我 , 那是我的苦苦寻找的“找” 。
一种熟悉的声音在回荡:
道 , 可道 , 非常道 。 名 , 可名 , 非常名 。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绝圣弃智 ,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 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 少私寡欲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 地得一以宁 , 神得一以灵 , 谷得一以盈 , 万物得一以生 ,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 其致之一也 。 天无以清 , 将恐裂;地无以宁 , 将恐废;神无以灵 , 将恐歇;万物无以生 , 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将恐蹶 。
《道德经》中的共有7章“19我”《道德经》中的共有15章“22吾”《道德经》共有16章32自 , 《道德经》中的共有9章“23身” , 《道德经》中的共有2章“3私” , 道法自然 , 谷神不死 , 天长地久 , 正是闻道问道体道得道 , 结合《道德经》思想体系解读西方哲学三问的一条主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