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注目礼的意蕴》32自22吾19我:百姓皆谓我自然( 七 )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 似不肖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 , 甚易行 。 天下莫能知 , 莫能行 。 言有宗 , 事有君 , 夫唯无知 , 是以不我知 。 知我者希 , 则我者贵 。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
从以上各章可以看出 , 在老子说“我”的时候都有特指 。
《道德经》中的“吾”是指我本身 , 《道德经》中的“我”是指成道的我 。 《道德经》思想体系天道、人道 , 天地人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成为成道的我 。
基于《道德经》经文 , 文字“我” , 我的本质在哪里?
有一天“我”字丢了一撇 , 成了“找”字 , 为找回那一撇 , “我”问了很多人 , 那一撇是什么?读了三十年的《道德经》 , 现在终于明白了 , 那一撇原本是个“一” , 这个“一”就是老子《道德经》第39章的“昔之得一者”的“一”就是今天我们要找的就是那个“本我” , 注意啊 , “一”如果丢了 , 你就慢慢“找”吧 。 所以 , 哲学的终极三问当然就是慢慢“找”:“找”什么呢?
同样 , 有一天“自”字丢了一撇 , 成了“目”字 , 为找回那一撇 , “目”睹了很多人 , 那一撇是什么?读了三十年的《诗经》 , 《诗经·郑风》:一日不见 , 如三月兮 。 读了三十年的《道德经》 , 现在终于明白了 , 那一撇原本是个“一” , 这个“一”就是老子《道德经》第39章的“昔之得一者”的“一”就是今天我们要找的就是那个“本我” , 得失之间 , 得之 , 失之 。 “找”啊“找” 。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将要去往何方?
从古至今 , 西方哲学主要回答这三个问题:
1.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2. 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3. 我们应该做什么?
第一问:我是谁?实则是在追问自我意识的本质问题 。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也许每个人出生时 , 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 , 当他发现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其他与自己相处的时候 , 他便开始长大 。
人的自我认同 , 和人格构建 , 不外乎是用人为的后天的知识 , 来填充自己的心智 , 并认为 , 那个就是自己 。 平时 , 喜欢以我是个什么角色 , 什么专长自我标榜 。 这个门人什么的所构建出来的人格 , 真的是他们所标榜的自己吗?老子认为 , 不是 。 不仅不是 , 还恰恰是丧失了自我 , 才沦入这种靠外在的装饰物来完成自我认同 。
一眼看过去 , 这些人 , 不管是自我标榜成什么角色什么老爷什么门派 , 都一样 , 他们都是拿装饰物当成自己 。 能看穿这一切的人 , 就可以说是很有智慧了 。
只是看穿了这一切 , 还不够 。 如果那些外在的装饰物不是自己 , 那么自己到底是谁呢?我是谁?如何认知自己?《道德经》认为 , 人之名为大伪 , 大伪害天命 。 天之命 , 无名而真性 , 率天性而无己 , 天人也 。 我是谁?我就是天 , 天就是空 , 空就是天 , 天就是我 , 合于天 , 则万物寂 。 如此 , 则天地间豁然洞明 , 所谓自知者明 。
这就是第一问:“我是谁?”的答案 。 “我”是被空间界隔绝的本我和自我 。 所以 , 《道德经》说:绝圣弃智 ,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 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 少私寡欲 。 回归到《道德经》的意境……文字的本意开始 。 “绝”、断、止、弃、不学=自然而然的状态……“绝”于自然:断于自然、止于自然、弃于自然、不于自然、学于自然=自然而然的状态 。 这就是《道德经》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