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穆涛
早晨九点多的时候 , 收到了一条西安的信息 。 这是《美文》常务副主编穆涛发来的 , 他说“在家隔离 , 开始写你的作业” 。 这样的信息在前不久也收到过一条 , 那是《收获》主编程永新发来的 , 说是疫情期间不能出门 , 正好空了一些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 。 从这两条信息中 , 能感受到在大疫情之下 , 文人们那颗忧国忧民之心和淡淡的忧伤 。 穆涛先生同时还发来一张纸 , 上边已经写了三行字 , 他的字是写在稿纸背面的 。 手写稿 , 写在方格纸的背面 , 这些习惯让人立即想到贾平凹先生 。 穆涛本来是河北人 , 正是被贾平凹先生作为人才挖到了西安 , 谁也没有想到像被移栽而来的一棵树 , 穆涛在这个十三朝古都里枝繁叶茂地生长了起来 , 不仅真正地把《美文》的大散文理念推而广之 , 而且自己还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 但是 , 穆涛却谦虚地说 , 那不是挖 , 而是投奔!在获得鲁迅文学奖后 , 穆涛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说 , 平凹主编让他当裁缝 , 他却织布去了 , 他要向平凹主编致歉 , 这不是矫情 , 是心里话 。 “到今天 , 我还是这么想的 , 编辑工作没有大收成 , 我在心里是愧疚的 。 ”
本期焦点人物穆涛
青年报采访人员 陈仓 李清川
01
我从河北到西安 ,
不是被“挖”的 , 准确地讲是“投奔” 。
贾平凹的两封信我至今保存着 ,
以纪念当时收到信的感动和温暖 。
青年报:您是河北廊坊人 , 您用文学的方式介绍一下您的家乡吧 。
穆涛:廊坊地方不大 , 却是北京与天津之间的一片厚土 。 我在家乡长到十七岁 , 就出去读书了 。 我小时候的突出记忆就是吃不饱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整个中国都穷困着 , 廊坊也不例外 。 后来随着对廊坊历史的不断认知 , 对家乡的厚实越来越敬重了 。 廊坊在汉代之前属燕国 , 1993年我到西安《美文》工作后 , 朋友开玩笑 , 说荆轲来刺秦王了 。 我也开玩笑说 , 秦始皇生在河北邯郸 , 燕赵人对他以残暴的方式治国很不满意 , 荆轲是来清理门户的 。 荆轲自不量力 , 鸡蛋碰石头 , 但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 韩愈的这句话 , 是基于唐朝时候的怀古判断 , 但这也只是一个侧面 。 燕地有反抗者 , 更多的是建设者 , 北宋时的大宰相吕端就是一个代表 。 吕端是廊坊安次区人 , “有器量 , 宽厚多恕 , 善谈谑 , 意豁如也” 。 毛泽东主席肯定叶剑英元帅 , 用的就是吕端的例子 , “我曾送给叶剑英同志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 , 吕端大事不糊涂” 。
青年报:您是贾平凹老师从河北“挖”到西安的 , 能讲一讲前后的内幕吗?
穆涛:不是“挖” , 准确地讲是“投奔” 。
1983年我参加工作 , 开始时做中学老师 。 那时候文学热 , 但我最大的愿望不是当作家 , 是当编辑 。 先在承德《热河》杂志 , 再在河北文联的《长城》杂志 , 中间还在《文论报》待过 , 这一阶段是我认识到编辑工作重要的开始 。 当年有很多高水平的编辑帮助过我 , 张峻、宋木林、艾东、赵玉彬、裴亚红、杨松霖、封秋昌、老城、鲁守平等 。 我在《长城》是小说编辑 , 编发过孙犁、汪曾祺、柯岩、贾平凹等多位作家的作品 。
编发贾平凹的小说给我带来了人生的改变 , 这也真是命里的缘分 。 当时《长城》的主编是艾东兄 , 他一直重视我 , 也关心我 。 一天 , 他找到我:“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 去西安约贾平凹的小说 。 他好几年没给《长城》作品了 , 你要想办法约到 。 ”去西安之前 , 我找来能找到的他的小说和散文 , 认真做功课 , 细致读 , 还做了笔记 。 这些笔记之后整理出三个评论文章 , 在河北的报纸和杂志发表了 。
- 学术#名家访谈丨当代展览使书法条幅作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 扬之水|扬之水|影响我学术之路的三本书|访谈
- 徐芒耀$什么是油画的“味道”?——全山石先生访谈
- 世界尽头!名人堂·访谈 | 刘子超:写作是为表达尚未经中文表达的世界经验
- |收藏高端和田玉增值百倍,行家笑而不说的秘密(访谈篇)
- |《小淘气尼古拉》之父桑贝访谈录出版
- |专家访谈丨焦波:融媒时代 如何制作传播美丽乡村
- 鲁奖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文学访谈作品《深度对话鲁奖作家》
- 新闻|90后作家·访谈|李唐:写诗、写小说,追问存在的意义
- 李化龙|【观紫|访谈100】李化龙:曼生文化的再探索-?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