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约翰逊博士 , 是一位把“所有的赞誉全冠在他头上都不嫌多”的文雅之士 , 但若说美玉微瑕之处 , 则是他对待书本时的邋遢表现 。 无论是自己的书 , 还是借来的书 , 都会到处乱扔 , 书房放眼所见尽是书 , “本本蒙尘、紊乱不堪” , 一时想到使用哪本 , 便从角落里抓起来 , “用力捏着两本书互拍、互打 , 直到整个房间、整个人都覆满灰尘” 。 他最恶劣的习惯是折书页 , “阅读一本诗集 , 每见好句子 , 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记号——把那一页对折 。 就那么见好就折 , 最后整本书的厚度几乎增加了一倍 , 再也合不起来了 。 ”([美]汤姆·拉伯《嗜书瘾君子》 , 第174页)
魏源虽有经国济世之才 , 但借书的公德心却有些欠缺 , “借友人书 , 则裁割其应抄者 , 以原书见还 , 日久始觉” , 气得叶德辉大骂他“不独太伤雅道 , 抑亦心术不正之一端 。 ”(叶德辉《藏书十约》)
当然 , 也有藏书家人人都愿意送书上门的借书者 , 比如柯勒律治 。 据说柯勒律治借书后 , 不但“会把书在预定日期还给你 , 并且上面还写满了注释 , 让原价翻了三倍 。 ”([英]J.罗杰斯·里斯(J. Rogers Rees)著 , 陈琳译:《书蠹乐趣》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20年 , 第66页)借书当借柯勒律治 , 但只可惜柯勒律治来不及把所有的书都写上批注 。
借书的“戒律”
折损书的行为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 尤其是那尖尖的指甲 , 在书页上划拉 , 这会让每个藏书家都会抓狂 。 美国藏书家汤姆·拉伯(Tom Raabe)由此制定了“持书十戒” , 应该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一位借书者:
1.欲入此门各众当诚惶诚恐 , 切勿亵渎藏书圣地 , 必除鞋于入口处方得进入;
2.一切书写工具必须于入口自动缴出;
3.取拿书籍之前 , 汝当于入口陈设之玫瑰水盆洁净双手;
4.洁净双手之后 , 汝当着戴橡胶手套一副 , 亦于入口索取;
5.不可抓取书脊抽出书架 。 自然 , 该书必以双手捧之护之——一如对待明代瓷器;
6.不可直接朝书本呼气、吐息、打喷嚏、咳嗽、流口水 , 啐痰更在禁绝之列;
7.若于任何一本书的书角折页 , 甚至只是动念 , 将立遭逐退 , 径拖往车库以狗头铡伺候;
8.翻页时 , 须持用置于每张书桌两翼之专用翻页刀;
9.若以湿手沾染书页 , 立处绞刑 , 并当场执行;
10.若有翻折书背情事发生 , 须即刻禀报书房主人 , 肇事现行犯将遭折断背骨处置 。
([美]汤姆·拉伯《嗜书瘾君子》 , 第172页)
也有中国版的“借书十戒” , 其中有着一致的戒律 , 如都提到了万勿折书角 , 真是东海西海 , 心同理同:
勿之家撮起 , 勿折角 , 勿卷筒 , 勿作枕 , 勿近秽恶 , 勿黏皮骰 , 勿衍期不归 , 勿转借与人 , 勿汙墨水 。 (《借书戒》 , 《导光》 , 1933年第1卷第7期)
梁鼎芬的《丰湖藏书四约》专门提到:“每月以初二、十二、二十二这三日为限 , 借书者 , 是日清晨亲到书藏携取 , 用洁净布巾包好 , 徒手者不借 。 ”借书也有了庄重的仪式感 。 古代的各级官府承担了一些出借书的义务 , “刻书以便士人之购求 , 藏书以便学徒之借读 。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八)宋元明国子监及各州军郡学 , 皆备有官书供士子借阅 , 而且还准许带出盗印 。 宋濂亦说 , 当时太学诸生“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 无奔走之劳矣” , “凡所宜有之书 , 皆集于此 , 不必若余之手录 , 假诸人而后见也” 。 官府出借图书时 , 对借阅者亦有道德提醒:“关借官书 , 常加爱护 , 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 ”
- 春秋五霸|借错误之梯攀人生之厦
- 博物馆|甘肃特别的博物馆,馆藏仅7000件名气不大,却凭借西夏文物出圈
-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被借走外出展览,回国时多了一条痕迹,最后如何来处理?
- 目的|藏书家
- |丝绸之路云上策展大赛杭州启动 借数字手段让文物“走出去”
- |领导常借这三件事清理门户!快来看看你的领导是不是在害你!
- |陕西老农家藏9道圣旨,博物馆借走却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 |《红楼梦》|元春借端午节礼赐婚?怎么看都有仗势欺人之嫌
- 拍卖会|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 |现在借鉴席勒的绘画还有什么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