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观察|审美的粗鄙化与断裂触目可见,人教版教材背后

近日 , 因使用多年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人物插画形象受质疑 , 引起人们对儿童读物内容和艺术审美的广泛关注 。 全国性知名教材的插画缘何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优秀的儿童读物应该具有哪些特质?如何做好儿童美育?
“当下教育的问题很多 , 而真正的美育教育尤其薄弱 。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此前在相关美育论坛曾说 。
也有观点认为 , 人教版这一教材不仅缺少基本的审美 , 而且有的几乎算是有意无意的“投毒” , 并不仅仅是审核的原因 , “核心是 , 人教版教材版本不好 , 能不能拒绝不用?估计是不能的 。 这也是问题的关键 。 ”
一位知名文化人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说 , 对于当下美育 , 问题的核心是 , 其实当下整个社会的美育教育也是非常薄弱的 , 审美的粗鄙化触目可见 , “这一事件 , 除了垄断 , 与创作者、审核者缺少责任心、缺少文化也有关系 , 以小见大 , 可以看到文化传承与审美的断裂 , 审美的真正培养 , 这里面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
“艺术是多元的 , 一幅插画和绘画创作一样 , 是作者对语言的长期研习然后倾力呈现 。 ”“我眼中最好的绘本第一文字有趣 , 不能俗套 , 然后图画画得精彩 。 ”“优秀的儿童绘本或漫画 , 不要说孩子看了会喜欢 , 大人看到也喜欢……”几位美术领域的工作者谈及他们眼中优秀的儿童读物、绘本时 , 如是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表示 。
近日 , 因使用多年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人物插画形象受质疑 , 引起人们对儿童读物内容和艺术审美的广泛关注 。 除了诟病人教版数学教材人物插画“丑”、“毫无美感”、“怪异”等问题 , 也牵扯出不少其他儿童读物存有侮辱性和少儿不宜等偏差内容的存在 , 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全国性知名教材的插画缘何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优秀的儿童读物应该具有哪些特质?诚然艺术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 每个人对艺术都可以有不同理解 , 但是若真如一些专业人士评价的那般只是“接单的糙活” , 那甚至都无从讨论审美的传递 。
知名教材插图缘何引发争议?
对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 即便是业界同行 , 也比较一致地倾向认为该教材人物插画比较粗糙 , 缺乏艺术美感 , 存在把成人的多元生活观念和审美意识生硬嫁接在儿童形象上等问题 。
插画|观察|审美的粗鄙化与断裂触目可见,人教版教材背后
本文图片

一位知名绘本作者不讳言地表示 , “这画确实接单的是糙活 , 不是什么认真的插画工作 , 谈不到讨论审美传递 。 ”成都摄影家协会美术分会副秘书长张明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插画本身有多个风格 , 但遭质疑的人教版教材插画“风格确实很怪异 , 看起来不是很舒服” 。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潘知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 , 此次受到争议的人教版教材插画 , “没有很好地展现中国当代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 ”
插画|观察|审美的粗鄙化与断裂触目可见,人教版教材背后
本文图片

受争议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人物插图(图源:网络)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徐明松对澎湃新闻表示 , 从审美取向来讲 , 少儿教材涉及对儿童美育的培养 , 从造型观念或形象表达上能够体现出美和正确的价值观 , 这是很重要的 。 “但是从目前出现的这些图像本身来讲 , 它有些东西变得并不纯粹 , 把很多成年人当中比较多元的生活观念或审美意识生硬地去嫁接在儿童形象上 , 比如儿童身上竟然会有纹身之类的图案 , 这些内容跟所要给儿童营造的比较健康的生活是有很大距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