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谈|杨典《恶魔师》:窥探虚构极限的冒险( 七 )


《懒慢抄》之后 , 盛文强的《海怪简史》、朱琺的《安南怪谭》等都属于志怪 。
采访人员:近年志怪似乎有一个小的回暖 。
杨典:对 , 志怪很容易被类型化 。 《懒慢抄》相比于近年其他志怪保持独立性之处在于是笔记体 。 今人是否写志怪 , 或者写的多少在我看来不重要 , 如果一直写志怪、神话 , 难免面临类型化的弊端 , 衡量的办法根本上还是回到是否“以第一推动”为主 , 而志怪仅仅是一个手段 , 少了“第一推动力” , 为了志怪而志怪意义不大 。 《恶魔师》中有两篇具备志怪性质 , 比如《黑灯罩》 , 虽然我写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 但是“黑灯罩”由老太太组成、穿黑衣等特点是有义和团历史背景的 , 我把它当志怪来写 。
我的志怪里带有很大的个人情绪 , 有时根本不把它当志怪小说写 。 我要写爱情 , 就必须表达我自己的爱情 , 心里面的愿望也好 , 经验也好 , 看法也好 , 必须把这些写出来 , 如果没写出来 , 只是写小说里面的人物 , 只讲故事 , 没有进入观念 , 不是我要的小说 。 “观念”是个佛教词 , 指自己内心的东西 , “没有进入观念”便没有进入内心 。
采访人员:除了志怪 , 《恶魔师》中有很多亦真亦幻的写法 , 我个人很喜欢《浅茶》这一篇 。
杨典:《浅茶》是日本的一个环境 , 它与后一篇《发条兔》是一体的 , 用了同样的人物名 。 我在日本生活过 , 比较熟悉那里的环境 , 《镰仓之崖》也是如此 , 结合了一点流淌在日本文学血液中的东西来写 。
采访人员:日本文学吸引你的地方有哪些?
杨典:为什么近代日本文学的发展形成了高峰?某种意义上来讲因为它是“女性的” , 我指日本文学整体的气质 , 当然也有三岛由纪夫那种“很男性”的特质 , 但不得不说 , 日本文学最精彩的部分是女性的 。 这从《枕草子》到《源氏物语》 , 一直到太宰治、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作家作品都可见传承 。 这里的“女性”并非性别 , 是一个中性词 , 指日本文学细腻、个人、私情的一面 , 可贵之处在于其真正回到人内心的表达 , 对世界以小见大的看法 。
村上春树的写作也接续了日本文学特有的细腻和含蓄 。 为什么他受到国内很多读者的喜欢 , 这与他承接而来的文学质感不无关系 。
采访人员:与一定会成为过去的东西相比 , 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吗?
杨典:冷战以前 , 世界文学已经达到了一个之后再难企及的高度 , 彼时娱乐方式有限 , 除了看电影就是读书 , 所以文学和作家被推到一个空前的位置上 。 现在人们根本不需要那么真诚、神圣地去读书 , 文章再好 , 往往从网上找来看一下就行了 , 没必要非买本书看 。 但是这个阶段也会过去的 , 因为发展速度太快了 。 “文学是人学” , 尽管听起来老套 , 却不过时 , 这是只要人类存在就不会改变的 。
采访人员:你怎么看待AI写作?
杨典:以后完全有可能由AI负责文学生产 。 随着科学发展 , 人也发生着异化 , 这中间存在悖论 。 科学帮助人 , 同时两者存在着事实上的对抗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科学也是人的敌人 。 宗教崇高 , 但同时宗教也是人的敌人 。 人与人发明的事物永远在斗争和对抗 , 似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 , 人才成为人 。 就像父母与子女之间、恋人之间会吵架一样 , 似乎只有通过抗争 , 再合作 , 再抗争 , 反反复复的方式才能证明一段关系的存在 。 假如不存在抗争 , 关系也不复存在 。
同样的 , 只要人类、人性存在 , 文学一定存在 。 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重复” 。 站在古代的角度看古籍是古典的 , 假如阅读和理解方式是现代的 , 它就又是现代的 。 我认为人本身是一个魔咒 , 是有缺陷的存在 , 始终反对自身 , 对自己不满 。 我很怀疑达尔文的进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