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李泽厚生前最后访谈,他向读者说:谢谢!( 七 )


李泽厚|李泽厚生前最后访谈,他向读者说:谢谢!
本文图片
90年代以来部分著作初版
刘悦笛尊敬李泽厚 , 多年来与之边论辩边追随着他的思想 , 但没有把他当圣人 。 “他是我身边的思想家 。 有大胆、大才、大识和大力 。 ”刘悦笛说 , “我不觉得世界上有圣人 , 甘地像现在也被拉倒 , 孔子也不会称自己圣人的 , 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人 , 才是完整的人 。 ”
和李泽厚“认识”多年 , 但是逢年过节 , 马群林从来没有向他问过好 。 去年春节前 , 马群林突然心血来潮 , 发了一条拜年微信给李泽厚 。 李泽厚回他:“记得以前过节 , 我们从来没有问候过 , 这次属例外 , 还是像原来那样更好 。 ”李泽厚以前就对自己的学生说 , 过年不要给他拜年 。 “他认为他不需要拜年那些东西 , 就像他不需要过生日一样 。 ”
李泽厚九十岁生日那天 , 马群林和许多人一样 , 给他发了生日祝福 。 马群林想让李泽厚拍一张过生日的照片 , 以便本刊使用 。 李泽厚回他:“No 。 ”
李泽厚八十岁的时候 , 上过本刊封面 , 他看到杂志 , 题了几句话:“惜彼春华 , 仓惶避豺虎;抚今秋暮 , 白眼看鸡虫 。 题封面照 , 自寿 , 并谢朋友们 。 ”
李泽厚|李泽厚生前最后访谈,他向读者说:谢谢!
本文图片

在他九十高寿这一年 , 在充满历史感的2020年 , 他说这是他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了 , 他要给读者作一个道别 。 访谈用时数日 , 开始和结束的时候 , 他都说“谢谢” 。 他的情理世界里 , 理性贯穿其中 , 最终落在一个“情”字上 。
李泽厚|李泽厚生前最后访谈,他向读者说:谢谢!
本文图片

图/本刊采访人员 姜晓明
叩寂寞而求音
对话李泽厚
谈往事
李泽厚:我首先来几句开场白吧 , 好不好?
人物周刊:您请说 。
李泽厚:我是多年不接受采访了 , 这次采访 , 我的确是犹豫了好一阵 , 我已经九十岁了 , 活不了几年了 , 我想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 一些朋友讲 , 我的书 , 包括几十年的书 , 现在还有读者愿意看 , 一直有不少读者热情关注和支持 。 特别是有出版社相告 , 我的书在三线城市卖得很好 。 第一 , 我当时没想到像《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都是70年代的作品 , 居然几十年仍卖得不错 。 第二 , 哲学是否一定要写得玄奥难懂才能表达?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都提出了他们的反对 , 但他们的书仍然难懂 , 是否哲学的确需要如此?这是我没有弄清楚的问题 , 提出来请大家讨论 。 总之在这里 , 我最后要向读者说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这算是告别吧 。
人物周刊:我听了很感动 。
李泽厚:实事求是 。 最近我身体也一直不好 , 我二十多岁得肺结核 , 在五七干校的时候 , 分到老弱病残组 。 我的父母都死于四十岁以前 , 我估计我只能活六十岁 , 我能活到现在这个岁数 , 自己根本没有想到 。 这也是一种偶然、侥幸 。 这听起来好像不好听 , 但是事实 。
人物周刊:作家李洱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应物兄》 , 里面提到了您 , 小说中的一部分 , 他是以1986年您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座为背景 , 您还记得这次活动吗?听说您当时只讲了15分钟?为什么这么短 , 还有没有印象?
李泽厚:当时不是我一个人讲 , 他们已经讲了很多了 , 一定要我讲 , 我没有什么题目好讲 , 很多人对我很不满意 , 那我也没办法 。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