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刘先银解读《荀子》学以成人,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七 )


此时的孔子 , 温文尔雅 , 就事论事 , 不见了刚才坛上的愤怒激昂 , 却又在软中透着刚硬 。 这既是牵涉着称霸大事 , 而且作为因对方叛臣所侵占的地盘 , 也没有理由不予归还 。 于是盟约中便增加了这两条新的款项 , 齐国也于盟会之后归还了所侵占的汶阳之田 。
《左传》定公十年 , 有关夹谷会盟的记述相当精彩 , 也通俗 , 不妨录记于下——
夏 , 公会齐侯于祝其 , 实夹谷 , 孔丘相 。 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 , 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 , 必得志焉 。 ”齐侯从之 。 孔丘以公退 , 曰:“士兵之!两君合好 , 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 , 非齐侯所以命诸侯也 。 裔不谋夏 , 夷不乱华 , 俘不干盟 , 兵不逼好 。 于神为不祥 , 于德为愆义 , 于人为失礼 。 君必不然 。 ”齐侯闻之 , 遽辟之 。 将盟 , 齐人加于载书 , 曰:“齐师出竟 , 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 , 有如此盟 。 ”孔子使兹无还揖对 , 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 , 吾以共命者 , 亦如之 。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以弱胜强 , 以礼胜兵 , 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结合 , 伟大教育家的孔子于此又充分显示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的风貌 。
观点评论|刘先银解读《荀子》学以成人,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赠田勇先生 , 慈 , 故能勇
子曰:“欲行文事 , 武事备之 。 ”
犁弥以为孔子“知礼而无勇” , 实在是大大的看错了人 。 孔子何许人也?大成至圣先师 , 岂会像蓬蒿之辈所估量的!孔子的人格和思想的光辉 , 是人们后来逐渐认识到的他不仅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学说 , 而且自己躬行实践 , 为子子孙孙树立了典范 。 这个故事中 , 孔子大义凛然 , 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军臣针锋相对 , 的确让我们肃然起敬 , 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
俗话说 , 兵来将挡 , 水来土掩 。 孔夫子一介书生 , 手无缚鸡之力 , 竟然以言辞喝退夷人他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君子心中的浩然正气 , 是心中对道义的坚定的信念 。 能够如此 , 死又有什么可怕?即使做了刀下鬼 , 精神也依然如苍松翠柏 , 万古长青 。 正如他老人家所说:“岁寒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这不 , 他在危难之际掩护鲁侯 , 喝退众夷兵 , 不是为他自己的言论作了最好的注解吗?
至于动武之外的雕虫小技 , 就是不在圣人的话下 , 只需凭三寸不烂之舌 , 便可一锤定音 , 使对手低头称服 , 不敢再有所造次 。
孔子对付齐国军臣无礼的事迹 , 给我们以巨大的启发 。 那些外表上貌似强大、不可一世、骄横跋扈的人 , 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 他们没有三头六臂 , 内心很虚弱 , 只有凭借恐吓、强权、阴谋来获取不义之财 。 因此对付他们并不太难 , 最简单最有效得到方法 , 是以眼还眼 , 以牙还牙 , 绝不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软弱 , 首先在心理和气势上战胜对手 , 其他的便是水到渠成了 。
但是这也不是闹着玩的儿戏 。 内心空虚 , 没有道义、真理的依凭 , 只有表面上的强硬 , 那就成了蛮横 , 内心充实 , 才会有外部行为上的光辉 。 孔子的勇气来自哪里?来自他的“知礼”“有勇”是“知礼”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 , 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 所以 , 切莫忘记了这个教训:知礼而有勇 。 《道德经》说:慈 , 故能勇 。
观点评论|刘先银解读《荀子》学以成人,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赠田勇先生 , 慈 , 故能勇
刘先银题赠田勇先生 , 慈 , 故能勇 。 慈故能勇关于情感与意志关系的一种观点 。 意谓慈爱可以产生勇敢 。 老子明确提出“慈故能勇”(《老子·六十七章》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