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李天纲:徐光启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丨讲座实录( 五 )


马相伯@李天纲:徐光启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丨讲座实录
文章插图
徐光启集中国古代农学大成的巨著《农政全书》(上海嘉定孔庙展品)
徐光启还发起了一场比较小的农业革命,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就是把南方水稻移植到了天津。400年前,北方要比今天寒冷得多,天津是水稻能够到达的最北纬度了。日本人后来在营口种米,今天在黑龙江五常县也种,但当时水稻过淮河就很难。徐光启在天津小站地区引种成功,把一大片低洼荒地开垦出来。满洲人本来吃面,入关后羡慕南方生活,也要吃米,压迫江南赋税,运到北京非常贵。徐光启在北京做官,知道松江、苏州、湖州、嘉兴的压力太大了。如果在北方种植稻米,产量虽然不高,但水温低,生长期长,稻米口感好。于是,他在天津大面积耕种,就近在北京、天津销售,省去了从南方漕运的路费。后来有名的小站稻,就是徐光启弄出来的。徐光启试图解决“南粮北调”难题,减轻南方的负担。徐光启还找了一个由利玛窦受洗的北京天主教徒张景乔来天津当管家。张姓管家后来又被徐光启带到上海,正好浦东有荒地开垦,徐光启出了一笔钱给他开发。
徐光启那一批人完成的“历法革命”,更加了不起。新历法是徐光启早就做好了的,但崇祯皇帝不敢用:再错了怎么办?等他下定决心的时候,已经是1644年了。崇祯新历公布后,没几天清军就入关了。清军入关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历法——版不能毁掉,我们要用——然后封皮揭掉,重新刻了一块,叫做《西洋新历》。清朝用了这个历法,从1644年到1911年,一共267年。这个历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直到今天。
清代以前存在两个计时系统。一个是用时辰来计,用甲子来计,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利玛窦、邓玉函、汤若望说,我们是一天24个等分,徐光启说这个容易,我们一分为二,搞一个“小时辰”,就是“小时”。另一个计时系统是“百刻”,一天100等分。新历一小时四刻,全天是96刻。24除以100除不尽,表盘没法做。徐光启断然决定,废百刻,改96刻。徐光启还把周代以来按月亮运行轨迹计算的阴历,跟罗马按太阳运行计算的日历做了一个相配,就是我们还在使用的农历。农历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是一个阴阳相配的历法。百刻是汉代沙漏系统,甲子计时是周代规定,阴历是《礼记·月令》的规定。徐光启如此“离经叛道”,真的就是一场革命了。
马相伯@李天纲:徐光启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丨讲座实录
文章插图
李之藻辑,于崇祯元年(1628年)刊行的丛书《天学初函》,其中收录大量徐光启译著。
习俗方面,今天追悼会戴黑纱,是在徐光启父亲的葬礼上,从上海人开始的。以前是披麻戴孝,是白纱。1607年,徐光启张罗了一场全新的葬礼,他的父亲徐思诚在北京由利玛窦受洗,去世后灵柩运回上海,用天主教仪式做葬礼。他们做得非常认真,因为想借机传教。当时佛教、道教做葬礼,敲敲打打,不够庄严。认真做,仔细做,不同仪式都有动人之处。徐光启管得仔细,意大利神父郭居静做得卖力,葬礼做得很成功,不准披麻戴孝,幛用黑色。葬礼结束后,200个人入教,这是上海第一批天主教徒。
徐光启的翻译,也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今天的翻译更多受到日文的影响,蔡元培、梁启超把日语当作汉语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全都是日本人的翻译,今天大学几乎所有的系科名字,大都来自于日文。像“物理学”,徐光启这批人翻译成“格物学”,然后“哲学”是“致知学”或“爱智”,就是philosophy,更恰当啊!当时是按照宋明理学,用《大学》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体系翻译的。现在还有些东西留了下来,比如说“几何”(Geo)。还有像《几何原本》里面的“点、线、面、体”,到今天还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