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夫唯道,善贷且成( 六 )


“不自见故明” , '自见’是一种'执者于自我’的表现 。 是被俗心蒙蔽了真性智慧 , 固执己见的行为 , 其所见既不全也不远 , 所知既不明也不彻 , 故而误人又害己 。 圣人因物观物 , 因事论事 , 穷其理 , 尽其性 , 上能察于天文 , 下能察于地理 , 中能参人事物 。 其中显隐之机 , 皆能洞然而见 , 这些都是圣人“不自见”的明见 。 故曰“不自见故明” 。
“不自是故彰” 。 是说有谦虚美德的人 , 虚心处下 , 心地无云遮雾罩之蔽 , 不自以为是 , 所以能心常清明 , 其理不扬自彰 。 世间常人自己所认为的“是” , 只是个人的偏见和认识 , 不合乎大道常理 , 能自欺己心 , 未必能信服于人 , 不易被人接受 。 圣人不以自是为是 , 而是因物性之是为是 , 因事理之是为是 , 因道德之是而是之 , 毫无半点主观痕迹 , 纯属天然之是 。 故合于道德 , 合于天理 , 其道理自会彰现于天下 。
“不自伐故有功” ,。 “自伐”就是自我夸耀 。 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 , 绝不自卖自夸 , 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肯定 , 其名不自彰而彰 。 夸功的目的在于求名 , 其功终不会有 , 别人也不肯附誉 。 凡自夸功者 , 必损心德 。 圣人不夸其功 , 将功归于大道 , 归于天下 , 所以天下人未有不归功于圣人者 。
“不自矜故长” 。。 “自矜”就是傲慢 , 傲慢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 所以不能长久 。
“夫唯不争 , 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 ”以上所说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这“四不” , 都是在有'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 到此句 , 只有去除'四不’;去除私心 , 才能做到“不争” 。 不争就是只知奉献 , 不求索取 , 就像仙佛圣真那样慈悲爱人 , 爱一切众生 , 爱一切事物 。 一切为了天下 , 不计较得失” 。 圣人心中无'争’ , 也就与天下无争 。 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祸患、有痛苦 , 都是因为有欲望因此产生了'争’的概念 , 只有去除自心与世间的'争’ , 世间就没有什么与你'争’ 。 天下万事万物 , 都是遵循自然大道的运行规律 , 都是自自然然 , 毫无人为雕琢的痕迹 。 日月的运行 , 四时的序变 , 风云雷雨 , 都是自然的 , 没有那件是'争’出来的 。 天下凡有争之事 , 都是有私心贪、痴、嗔、爱妄念在作怪 。 圣人与天地共一体 , 与万物同一心 , 大公无私 , 无欲无念 , 毫无个人半点私利 , 何争之有?所以天下人与万物 , 皆与圣人合其德、同其心、同其利 。 闻到圣人的声音 , 心悦诚服 。 沐浴在圣人的德光之下 , 倍感幸福 。 所以天下人没有与圣人争夺之心 。 天下百姓无论尊卑上下 , 无论贤与不肖 , 皆被圣人的不争之德所感化 。 人民明白了不争之理 , 故而人人谦让宽容 , 这便是“圣人抱一而成天下之道” 。
本章要旨 , 重在阐“一”之道 。 大道之生 , 生之于一 , 天下万物 , 起之于一 , 历数之始 , 始之于一 。 故“一”为万事之本始 , 万理之统宗 。。 所以天地万事万物 , 纷纭交错 , 万象万异 , 莫不是出自一 , 莫不具有无极之性 。 圣人之心得天理之浑全 , 无分别心对待万事万物 , 无不是贯之于一 。 一即是太极 , 二就是阴阳 。 圣人抱一之道 , “不自见” , “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争” , 故能成全天地大业 。 修真者果能抱元守一 , 以太极之理 , 洞贯万事 , 曲己从众 , 屈己而申人 , 清心寡欲 , 柔弱谦下 , 修于心身 , 必能得一而全己之道 。
昔之得一者 , 天得一以清 。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 推而言之 , 天不得清明 , 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 , 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 , 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 , 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 , 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 , 恐怕要倾覆 。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 , 高以下为基础 , 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 , 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 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 , 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