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又《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 。注引“郑司农云《志》谓《记》也 。《春秋传》所谓《周志》、《国语》所谓《郑书》之属是也” 。《周礼·外史》“掌四方之《志》” 。郑玄注“《志》,《记》也 。谓若鲁之《春秋》……” 。以上分别见《周礼正义》,中华书局 , 1987 年,第八册,第 2098 页及 2137 页 。此二处虽非直接称《记》 , 而是称《志》,但通过二郑权威之注,仍间接知古史书称《记》 。
[18] 《史记》卷十五,第二册,第 686 页 。
[19] 《十三经注疏》,下册 , 第 2195 页上栏 。
[20] 王先谦《汉书补注》第六册,商务印书馆,1959 年,第 4272 页 。
[21] 《史记》卷五,第一册,第 179 页 。所记之事当即“秦《记》” 。
[22] 《史记》卷四,第一册 , 第 147-148 页 。
[23] 《逸周书》乃西周初文字,参拙稿《史佚非作册逸、尹逸考》,《文史》,中华书局 , 2009 年,第一辑 。可见称《记》为史《记》,时代是很早的 。
[24] 王先谦《庄子集解》卷三 , 中华书局,1954 年,第 64 页 。
[25]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下册 , 第 614 、 650 页,及引王先慎、太田方说 。《山木》此文见王先谦《庄子集解》卷五,第 15 页 。
[26]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下册 , 第 1108 、 1112 页 。
[27] 以上两篇分别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第二册,第 578 、 584 页,及第四册,第 1629 、 1633 页 。
[28] 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上册 , 第 371 页,中华书局,2008 年 。
[29] 这种办法,先秦已有 。如《左传》成公四年有“史佚之《志》”、襄公三十年有“仲虺之《志》” 。“《志》谓《记》也”,郑司农语,见《周礼正义》第 2089 页引 。因当时仅称《志》或《记》的著作多,故标明作者以别之 。
[30] 王先谦《汉书补注》第五册 , 第 3168 页 。
[31] 《战国策》卷十一,国学基本丛书本,1958 年,第 91 页 。
[32] 《越绝书》卷十,四部备要本,第 27 页 。
[33] 《仪礼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 958 页,中栏 。
[34] 胡培翚《仪礼正义》二,四部备要本 , 上册,第 34 页 。又《孟子·滕文公上》“且《志》曰丧祭从先祖” 。赵岐注“《志》,《记》也”,并引《周礼·小史》为证 。焦循以为小史所掌之《志》即《记》,“容有丧礼从先祖云云”,实“不知”出自哪部礼书 。见《孟子正义》卷五,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第一册,民国 23 年,第 193 页 。可为诸《礼》书中之《记》被单独摘出引用之证 。
[35] 以上分别见《礼记正义》卷十九、卷二十 , 《十三经注疏》,下册,第 1401-1402 页,又第 1407 页 。
[36] 以上三条均见《礼记正义》卷三六,《十三经注疏》,下册,第 1521-1524 页 。
[37] 《孟子·离娄下》 , 《孟子正义》卷八,第 338 页 。
[38] 《墨子·明鬼下》,《墨子校注》卷八,上册,第 337-339 页 。
[39] 此语《墨子》及先秦两汉书均不载,最早见于《隋书·李德林传》转引,中华书局 , 1973 年,第四册 , 第 1197 页 。按称列国之史为《春秋》 , 除鲁《春秋》 , 其他少见,疑乃墨子个人习惯用语 。《公羊传》庄公七年何休解诂“不修《春秋》 , 谓'史《记》'也 。古者谓'史《记》'为《春秋》”(《十三经注疏》 , 下册,第 2228 页) 。此证一般应称“史《记》”,司马迁称列国之史一般均为“史《记》”可证,见下 。
- 司马迁年代简介,司马迁简介
-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曾谱写的吗
- 聊城高士鲁仲连司马迁写入史记李白视为知音
- 易中天的《中华史》能超越司马迁的《二十四史》吗?
- 屈原任职的历史争议
- 《封燕然山铭》的原文及其翻译
- 李清照生平及其诗作赏析 关于李清照的一生
- 胡亥真的是篡位吗?司马迁记载的根据是什么?
- 独乐园在哪里
- 横纹肌溶解症造成急性肾衰竭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