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得流油|刘先银逻辑解析《道德经》:“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二 )


为了能够去思 , 我们必须去学而思 。 何谓学而思?人们处理一切事情 , 他这么做 , 使事情符合那作为本质呈现于他的无论什么东西 , 这时候 , 人就是从学而思演进到学而知 。 通过注目于那有待思及的东西 , 我们学着去思 。真常应物 , 真常得性 , 常应常静 , 常清静矣 。 真常也是万物的元始 , 万物的总根源 , 因能生养万物 , 故可称为无极圣母 。 一切有形皆有寿 , 一切有象难逃数 , 唯有元神真我法身才能真常而永生 。
比如说 , 我们称朋友中那本质的东西为“友情” 。 在同样意义上 , 我们现在称那本身有待去思的事物为“激发思想之物” 。 任何激发思想之物都给我们从学而思演进到学而知 。 但是 , 它总是当那激发思想之物本质上已经是必须思及之物时 , 才给我们那样的礼物……什么是最激发思想之物?它如何在我们这个最激发思想的时代显出它自己?
修行者 , 能袭其常而不违其道 , 日积其功 , 月累其德 , 功圆满者自然就会神妙无穷变化莫测 。 神仙捷径方式在九真 , 归元守常修心性 , 找到元始总根源 , 身无祸殃胸怀宽 。 最激发思想的事是我们至今还不思——甚至还尚未思 , 尽管世界状态正日益变得更加激发思想 。 真的 , 世事的演变要求人类好像应该是无所耽搁地去行动……所以 , 缺乏的是行动 , 不是思想 。
人心险恶 , 世事无常;人情冷暖 , 世态炎凉 。 修行者 , 自修自行 , 自觉自悟 , 自智自慧 , 方能随缘化度有情众生 。 无分别心就是道心 , 常守丹田 , 就是修行精进 。 然而 , 几个世纪以来一至于今 , 人们也许做的太多 , 思的太少了 。
今天 , 人们对哲学的浓烈持久的兴趣随处可见 , 差不多每个人都号称对于什么是哲学已经成竹在胸!此时此刻 , 怎么竟敢断定我们尚未在思呢?哲学家是那些卓越的思想者 。 他们被称作思想者 , 正因为思本来就发生在哲学中 。 丹田有光 , 心明眼亮 。 对镜要忘情 , 得意要忘形 。 切勿执着一切形象色觉 。 重内侧自然轻外 , 由重内到不重内 , 也不重外 , 而是同时重内和重外之际 , 功就满了;守内者自然忘外 , 由守内到不守内 , 也不守外 , 而是同时守内和守外之时 , 德就圆了 。 无人否认今天有一种对哲学的兴趣 。 但是——假如人们真的理解何谓“兴趣” , 那么 , 今天还有什么人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剩下来吗?
……
世上多少英豪侠士 , 多少愚夫俗子 , 就是因为心灯不明 , 难以救药 , 而遗留祸殃于自身 , 轻则皮肉受苦 , 心灵受刑;重则身败名裂 , 诛连亲友;甚至粉身碎骨 , 魂无所依 。 人们对哲学表现出兴趣 , 还不足以证明他有任何去思的准备……恰恰相反 , 从事哲学比别的任何事情都更能给我们造成一种顽固的错觉:好像只要不懈地“哲学” , 就是在思了 。
……
这就意味着 , 那在本质意义上内在地要求思及的东西 , 我们尚未正视它 , 尚未受它的支配……我们尚未在思 , 这根源于如下事实:那应该被思及的东西离开了人 , 很久以前就离开了……只要那有待思及的东西撤回去了 , 人们并不能真正地思 。 心灯常明 , 功德常存 。 天清高日月星辰自然运行 , 地宁静山川草木自然生成 , 人虚空心明见性自然成真 。 成真之路 , 不外乎凝神调息 , 调息凝神 。 心止于丹田为凝神 , 气归于丹田为调息 。 神息相依 , 渐至清静 , 清静无为 , 似是而非 。
人充满劳绩和劳扰 , 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人诗意地安居…… 这大地就是人类的无极圣母 。
诗人如是说 。 当我们把这句话放回原诗 , 荷尔德林所要说的意思 , 就更加清楚了 。 首先 , 让我们听听从诗中摘取的这两行:人充满劳绩和劳扰 , 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