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吕国英书论:“书象”之美在“通象”( 三 )


文章图片

吕国英诗书·作品第0041
文化缺失问题 , 终究要靠文化的滋养来解决 。 纵观人文史上的书写大家 , 哪一个不是文化巨擘 。 张怀瓘曾言:“论人才能 , 先文而后墨 。 羲、献等十九人 , 皆兼文墨 。 ”陆维钊认为:“古往今来 , 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 。 ”启功也曾言:“文史不通 , 笔下空空 。 ”然而 , “诗文随世运 , 无日不趋新 。 ”书者须积传统文化之厚养 , 又须有敏于时代脉搏之文心 。 这样 , 就是借古人诗文、辞章 , 也会刻意选择 , 追求“互文本” , 实现畅情怀 , 呈现文本与书写的交流互动、审美叠加 。
必须强调的是 , 艺术是特殊的文化 。 艺术之事 , 文人所为 。 没有文化的书匠 , 过去没有 , 当下无趣 , 更奢谈未来 。
融文化 ,
以超越走出“孤象”
论书(写之)象审美演进 , 常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碑、今人尚融”之说 。 其中“今人尚融”之“融” , 是为融合之简言 , 意在说明当下书写审美进入书象融象之境 。
说融象 , 先解“融”字意涵 。 融者 , 观其形 , 左侧之“鬲”为炊气上升 , 右侧“虫”者为冬虫复苏 , 两者相合一体 , 意为炊烟徐徐旋升、万物缓缓复苏 , 引申为大地正在回春 , 而冰雪开始消融 , 呈现极致和谐、了无痕迹地交流、化合、交互、转化与浑然 。 如此 , 融者 , 和也 , 是多元素之集成 , 为完美性之和谐 。 以书象融合语境论 , 就是由两种或多种书象之美的灵魂所在 , 创造与建构新的书象形态 。
文本|吕国英书论:“书象”之美在“通象”
文章图片

吕国英诗书·作品第0198
书象尚融 , 当下成风 , 是书写演进、发展内在规律使然 。 事实上 , 检视书写史 , 书象融合始终是书写演进的重要变量 。 晋唐以降 , 哪一书写大家不是博采众长、获益于融?以博取胜 , 隶、草、楷、行各善其法 , 尤其以行书之象建树而立“书圣”地位的王羲之 , 显然是“融”的经典范例 。 王羲之书学启蒙于其叔父 , 点化于卫夫人 , 进入中年后遍采众家书长 , 精研诸体 , 心摹手追 , 正书主学钟繇体 , 草书专攻张芝象 , 消化融合之后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 形成简淡玄远、平和自然、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书象风格 。 以“‘六分半’书”自诩的郑板桥 , 精研历代真草隶篆行经典诸家 , 在把握诸体书象精髓的基础上 , 以隶书之象为主 , 融合真、草、篆、行书象诸长 , 形成拙朴憨趣、散淡闲适、厚重开张的书写风格 , 创造出点画诙谐、纵放自如、疏密错落、任意穿插 , 犹如乱石铺街的“板桥体”书象形态 。
说“今人尚融” , 是说当下书写尤其崇尚向“融”的方向发展 , 一则“五体”书写至唐成“法”并几近至臻完美之后 , 在步入纯艺术征程中 , 越来越需要在“融”的方向上求突破 , 尤其在“险绝”与“极端”层面探书写新美、呈书象新貌 , 令不可能或难以可能成为可能 , 譬如李志敏的“引碑入草” , 欲将“极刚”与“极柔”之极端反向之美融合一体 , 是极富挑战意义的实践 , 也是最好的明证 。 二则互联网语境下的对话与行为模式 , 令融合进入“自然”样式 , 进而成为时代命题、人文发展壮歌 , 是为“各美其美”更须“美美与共” 。 传统书写文化正是在走过了“五体”各领风骚上千年、近代之后几近断代百年之后 , 而今迎来“触摸”经典、描摹“法书”、融合诸体之美的黄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