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吕国英书论:“书象”之美在“通象”( 四 )


文本|吕国英书论:“书象”之美在“通象”
文章图片

吕国英诗书·作品第0194
问题是 , 没有文化积淀、又不求文化滋养甚至拒绝文化蕴含的后学书者 , 既未经书写苦旅 , 又不具“五体”功力 , 对诸体审美尚在懵懵懂懂 , 所谓“书融”只是随意组合、自由拉扯 , 而应“有”却失、应“拒”却存 , 所呈书象必然乱象、怪象、俗象、丑象、恶象、“四不象” , 书者倒是自娱自乐、不明就里 , 但害了书写艺术 , 丑了书象审美 。 当然 , 兹绝非“融合”本身之错 , 当为另论 。 相反 , “融”者始终是大势所趋 , 只是未曾拥有“各”美其“美” , 又何谈“融”美“大”美?
毋庸讳言 , 中国书写是特有的艺术形式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 , 且位居“十大国粹”之首 , 这是中国传统书写的独有性、不可比拟性 , 也是至高认知性 , 但也必然有其自洽性、封闭性 。 若在经典书象(法象)语境中“求”融合 , 只能是形而下的自娱自乐、“自欺欺人” , 也有自以为是、“近亲繁殖”之嫌 , 不仅“融”而无“和”、戕害审美 , 又有根深蒂固的实用理念相束缚 , 很难走出“自我遮蔽”而进入纯艺术书写之境 。
显然 , 书象之“融” , 绝非“五体”经典书象的简单“排列组合” , 而是在大文化、大艺术语境中书写新象的外拓展、再创造 。 这从中国绘画改良运动的实践中 , 应该获得启迪 。
有极端批评家认为 ,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绘画只有一张画 , 直指传统绘画于内封闭文化的束缚下 , 所形成的程式化、模式化之积弊 。 进入20世纪 , 在救国图存的时代强音中 , 中国艺术先贤以反思的心态审视本民族艺术 , 开启以国画现代化为主旨的民族艺术改良运动 , 出现了以林风眠、徐悲鸿、吴大羽等为主要代表的中西艺术“调和”与“改良”人物 , 传统艺术步入现代化征程 , 此后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傅抱石、李可染等艺术大家的出现 , 让这场传统艺术“改良”有了里程碑性之象征意义 。 要说明的是 , 进入现代尤其是后现代以来 , 中国现当代艺术在中西融合上有亦步亦趋、甚至成为“附庸”之嫌 , 甚至造成诸多乱象与流弊 , 但“融”而致变 , “变”自求“化” 。 正是在这种“融”与“化”中 , 中国艺术的现代化“模样”渐行渐“亮” 。
吕国英诗书·作品第0144
有道是 , 书画同源 , 画书同理 , 书写“融”理亦然 。 事实上 , 朱德群抒情抽象艺术的成功 , 就是中国狂草与西方油画“融”的成功;赵无极的现代表现抽象艺术 , 也更多地“融”入了中国古文字符号、狂草形态等中国文化元素 , 成为艺术史上的独有现象 , 是艺术融合的范例 , 更是文化融合的辉煌 。
西方艺术可以融入中国书写文化 , 中国书写艺术当然可以融入西方文化 , 并且也唯有这种跨文化的交融与拓展 , 中国书写才能走出独我“孤象” , 拒绝“五体”之“近亲繁殖” , 呈现“混血”式书写新象 。
逸形式 ,
用性灵“开启”字象
前述之“通文墨”“融文化” , 尤其是“通文墨”与“融文化”中的“五体”书象“内”融合问题 , 均为书象通象的基本层面 , 也属低级层面 , 是为基本共识 , 或较为容易成为共识 , 但书艺形式是更为深层又更为直接 , 更呈感性又蕴意境的书象构成 , 是书象通象的重要命题 , 尤须特别追问、认真探寻之 。
说“形式” , 先解“形式”内涵 。 宇宙万物 , 无一不是形式与内容的集成 , 内容是事物内在结构诸要素的总和 , 形式是事物内在结构的外在表达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事物的实体是质料与形式的结合 , 质料是事物构成的材料 , 形式是事物的个别特征 。 并提出事物的“潜在性”与“现实性”概念 , 现实与潜能的关系就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 而质料是尚未实现的潜能 , 形式是已经实现了的现实 。 依艺术哲学论 , 艺术作品之内容是作品所包含的内在意蕴 , 建构作品的审美意境;作品之形式是作品所呈现的形态或状貌 , 呈现作品的存在方式 。 因质料与形式之“认知” , 又因意境与形式之“表达” , 所以有“‘质料与形式比例关系决定美’之说” , 也有“‘意境美与感性美不可偏颇’之论” , 而感性美就是形式美 , 也是视觉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