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得流油|刘先银逻辑解析《道德经》:“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16)


在《真理的本质》的初稿中 , “知其白 , 守其黑”被译成“那知其光亮者 , 将自身隐藏于黑暗之中” 。 这译文显然不是海德格尔所译 , 也不是其“改译”的结果 。 虽然不能判断此译文出自谁之手 , 但是 , 对照相关德文译文 , 可大体判断 , 此译文与凡·斯特劳斯的德文译文几乎一样 。 海德格尔所引的德文译文是:Der seine Helle kennt,sich in sein Dunkel hüellt;凡·斯特劳斯的德文译文是:Wer seine Helle kennt,sich in sein Dunkel hüllt 。 从海德格尔所引用的“知其白 , 守其黑”的德文译文来看 , 此译文是较为准确的 。 与原文文意的差异在于 , 原文强调“守”黑、处于“黑” , 译文理解为“隐藏”于“黑”;原文的“黑”指“昏暗” , 译文理解为“黑暗” 。 我们知道 , 原文的“黑”虽然指“昏暗” , 但是 , 原文并没有刻意区分“昏暗”与“黑暗”的意愿 , 译文理解为“黑暗”而不是“昏暗” , 则是另有深意的——至少 , 在海德格尔那里 , “昏暗(Finsternis)”与“黑暗(Dunkel)”是两个具有质的差异的概念 。
海德格尔在“自由是(出自存在者本身的)去蔽着的让存在;它将自身揭示为真理的本性 。 现在它将自身显示为:此作为真理本性的自由在其本身中就是向隐秘(Geheimnis)的补充性的开启”之后 , 引用“知其白 , 守其黑” , 有以“知其白 , 守其黑”作总结性概括的意味 , 这至少说明二者所表达的意思具有质的相似性 。 在此意义上 , 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是对后者的某种解读 。
在海德格尔看来 , 自由就是“去蔽” , 就是此在向存在者的敞开、开放 , 就是让存在者存在或曰“让存在”;“这种‘让存在’的自由也就是作为此在之敞开状态的‘真理’” , 因而“将自身揭示为真理的本性” , 用海德格尔自己的话说 , 就是“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作为真理的本性的自由 , 让存在者存在 , 既是“去蔽”、“解蔽” , 也是“遮蔽”——“解蔽了个别具体的存在者 , 却遮蔽了存在者之整体” , 而存在者整体的遮蔽又是个别具体的存在者的解蔽的基础、前提 , 正是在此意义上 , 个别具体的存在者的解蔽犹如藏身于存在者整体的遮蔽之中、之后 , 自由也就是对存在者整体的遮蔽也即尚未被解蔽的遮蔽状态的“开启” 。 “知其白 , 守其黑” ,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 , 就是“那知其光亮者 , 将自身隐藏于黑暗之中” , 就是通过光亮反衬黑暗的原始与无限 , 这意味着“白”与“黑”、“光亮(光明)”与“黑暗”犹如自由、真理之“解蔽”与“遮蔽”、“显现”与“掩藏” , “光亮”出于“黑暗”又回归于“黑暗” , 犹如“解蔽”出于尚未被“解蔽”的“遮蔽”状态又掩藏于这种“遮蔽”状态 。 这样 , 描述得道者的“知其白 , 守其黑”就被解读为自由、真理的“解蔽”与“遮蔽”;得道者的兼有“白”、“黑” , 被解读为自由、真理的既是“去蔽”、“解蔽” , 也是“遮蔽”;“白”与“黑”的彼此关联 , 被解读为“去蔽”、“解蔽”与“遮蔽”的辩证联系 。
海德格尔用“知其白 , 守其黑”来比附自由、真理的“解蔽”与“遮蔽” , 或者说 , 用自由、真理的“解蔽”与“遮蔽”来解读“知其白 , 守其黑” , 应该说是受到了译文的“左右” 。 从译文来看 , “黑”没有被译作“昏暗” , 而是被译作“黑暗”;在“白”与“黑”之间 , “黑”被当作更为根本的存在 , 成为“白”的藏身处、归宿处 。 这是“启发”海德格尔的关键点 。 那么 , 译文“那知其光亮者 , 将自身隐藏于黑暗之中”是否就是对中文原文的曲解呢?表面上看 , 当然与中文原文有些距离 , 但是 , 联系“知其白 , 守其黑”的上下文来看 , 译文还是可以说是较为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