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得流油|刘先银逻辑解析《道德经》:“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17)


让我们来看“知其白 , 守其黑”的上下文:“知其雄 , 守其雌 , 为天下溪 。 为天下溪 , 常德不离 , 复归于婴儿 。 知其白 , 守其黑 , 为天下式 。 为天下式 , 常德不忒 , 复归于无极 。 知其荣 , 守其辱 , 为天下谷 。 为天下谷 , 常德乃足 , 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 。 这里 , “常德”是人得之于“道”的“德” , 是道的特性的象征 , “溪”、“式”、“谷”都是表达道的谦下 , “婴儿”、“无极”、“朴”都指“道” 。 这里 , “知其雄 , 守其雌” , 落脚点在守“雌” , 守“雌”的最后结果是“常德不离 , 复归于婴儿” , 也就是不离开“常德” , 拥有“常德” , 从而回归于道 。 这么说 , “雌”比“雄”更重要 , 是更为根本的存在 , 有道的意味 。 “知其荣 , 守其辱” , 落脚点在守“辱” , 守“辱”的最后结果是“常德乃足 , 复归于朴” , 也就是“常德”充足 , 从而回归于道 。 这么说 , “辱”比“荣”更重要 , 是更为根本的存在 , 有道的意味 。 同样的 , “知其白 , 守其黑” , 落脚点在守“黑” , 守“黑”的最后结果是“常德不忒 , 复归于无极” , 也就是不错失“常德” , 拥有“常德” , 从而回归于道 。 这么说 , “黑”比“白”更重要 , 是更为根本的存在 , 有道的意味 。 另外 , 老子的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 又是“玄牝”(《老子·六章》) , 被喻为雌性的存在 , 因此 , 老子的“知其雄 , 守其雌”中的“雌”与“雄”又有生与被生、本原与派生的意蕴 , 同样的 , “知其白 , 守其黑”中的“黑”与”白“、“知其荣 , 守其辱”中的“辱”与“荣”也应该有生与被生、本原与派生的意蕴 。 这么看 , 译文“那知其光亮者 , 将自身隐藏于黑暗之中” , 单从文本阐释而不是“翻译”来看 , 还是深得老子之真意的 。
海德格尔在1958年发表的《思想的基本原则》中说:“《老子》(28章 , V.v.斯特劳斯译)讲:‘那理解光明者将自己藏在他的黑暗之中’[‘知其白 , 守其黑’] 。 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晓得、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 , 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 这是对于“知其白 , 守其黑”的第二处解读 。 要准确理解、把握此处的解读 , 还要看海德格尔在解读前所作的“铺垫”或者说为解读所提供的“背景” , 并把此处的解读放入其中 。 海德格尔说:
“我们冷静地承认:思想的基本原则的源泉、确定这个原则的思想场所(Ort)、这个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 , 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裹藏在黑暗(Dunkel)之中 。 这种黑暗或许在任何时代都参与到所有的思想中去 。 人无法摆脱掉它 。 相反 , 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黑暗的必然性而且努力去消除这样一种偏见 , 即认为这种黑暗的主宰应该被摧毁掉 。 其实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Finsternis) 。 昏暗是一种赤裸裸的和完全的光明(Licht)缺失 。 此黑暗却是光明的隐藏之处(Geheimnis , 隐秘) , 它保存住了这光明 。 光明就属于这黑暗 。 因此 , 这种黑暗有它本身的纯洁和清澈(Lauterkeit) 。 真正知晓古老智慧的荷尔德林在他的诗《怀念》第三节中说道:‘然而 , 它递给我/一只散发着芬芳的酒杯 , /里边盛满了黑暗的光明 。 ’
此光明不再是发散于一片赤裸裸的光亮中的光明(das Lichte)或澄明(Lichtung):‘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 困难的倒是去保持此黑暗的清澈;也就是说 , 去防止那不合宜的光亮的混入 , 并且去找到那只与此黑暗相匹配的光明 。 《老子》(28章 , V.v.斯特劳斯译)讲:‘那理解光明者将自己藏在他的黑暗之中’[‘知其白 , 守其黑’] 。 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晓得、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 , 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