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得流油|刘先银逻辑解析《道德经》:“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28)


4.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较量?——《道德经》第9章及第15章
1965年8月7日 , 在他的朋友希克弗里德·布洛斯的七十岁寿辰之际 , 海德格尔发表了一次简短的演讲 。 布洛斯是弗莱堡艺术协会的成员 , 当时他组织了一次中国艺术展 , 它将在他七十岁寿辰之后一天揭幕 。 海德格尔在演讲开始之际表示 , 他有意瞩目于老子“出自于道”的书中的 “一个词语”(ein Wort), 他说这个词语也道出了布洛斯的心声 , 接着 , 他从乌伦布鲁克的版本中引用了《道德经》第9章中的一句:
Dem Werk nachgehen,
sich selbst entziehen,
das ist des Himmels Weg.[31]
《道德经》第9章的原意是以天之道来隐喻人之道 , 全文不长 , 兹录如下:
持而盈之 , 不若其已;揣而銳之 , 不可長葆也;金玉盈室 , 莫之能守也;貴富而驕 , 自遺其咎也 。 功遂身退 , 天之道也 。
这一章说的是:当某种叫做觚的器皿被注满时 , 它会倾斜 , 当刀刃被打磨得过于锋利时 , 它容易折陨;当金钱过多时 , 人们不易保存它 。 财富与地位易于导致灾祸 。 因此 , 人们应当尽量避免过分与极端 , 持守一种中庸平衡的生活 , 在功业成就之时隐退 , 这符合天之道 。 海德格尔所引用的是最后一句 , 之后他接着说:中国艺术具有四千年历史 , 它构成了现在这个艺术展览从中迸发出来(entsprungen)的思想 。 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 ,这一传统进入了技术化的世界-时代 , 在这个时代 , 科学技术垄断着人们的经验方式 。 海德格尔主张 , 艺术不应当追随技术最为时髦的发明 , 而应以艺术作品的平和自如与猖獗的技术式思维抗争 。 接着他说 , 中国的古代世界可能已经以自己的方式预先思考过这种抗争[32] 。
显然 , 在引用“功遂身退 , 天之道也”这句诗的时候 , 海德格尔试图借用“出自于道”的思想 , 但与此同时 , 他对原意作了发挥 。 这句话原来相关于天道与人道之间的比拟 , 其意旨为凡事不可求过 , 而应守中 , 即 , 人不能过于追逐富贵与功德;不是居功自傲 , 而是任四时之流转 , 怡然自得 , 这与自然界中四季的循环往复相仿 , 自然力量依四季兴盛衰颓之节气而行 , 尽其力而后身退 , 如是 , 环境始得生生不已 。
在海德格尔文中 , “功遂身退 , 天之道也”获得了新的意旨 。 他把这句诗当作表达艺术泰然任之、平和自如之道的隽语 , 这种天道与技术四处猖狂、未有止息的行径恰成对照 , 人们应当遵循艺术之道 , 以艺术对抗技术 。 《道德经》第9章所谈论的并非艺术之道 , 借用天道来比拟艺术之道可以说是海德格尔从他对技术本质的思考出发而作出发挥 。
在同一次演讲中 , 海德格尔还引用了《道德经》第15章中同样两句:“孰能濁而靜之徐清 , 孰能安而動之徐生” , 他直接引用出版于1962年的乌伦布鲁克的翻译[33]:
Wer aber ist imstande, ein quirlend Wasser
durch die Behutsamkeit der Stille zu kl?ren?
Wer aber ist imstande, die Ruhe
durch die Behutsamkeit dauernder Bewegung zu erzeugen?
海德格尔对原译文未作任何改动 , 不过 , 我们可以联想到他在1947年致萧师毅的信函中自己的“译文”其中一句:“Wer vermag es, stillend etwas so ins Sein zu bringen? Des Himmels Tao”[34] 。 海德格尔加入了“天道”一词 , 很可能于他而言 , 第15章中所讲的“静”与“清”同第9章一样也表达了艺术平淡自如的天道 , 应当以它来取代凶猛的技术之道 。
海德格尔引用次数最多的就是第15章中的这两句诗 。 在存于德国马伯赫的海德格尔《遗稿》(Nachlass) 中 , 笔者发现他写给艺术家安德娅·凡·哈堡的一些信件 , 其中一封信写于1965年8月6日 , 就在他发表这次有关中国艺术展的演讲之前一天 , 所引的也是乌伦布鲁克翻译的第15章中的这两句诗[35] 。 海德格尔很可能出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译文”与老子的原文过于参差 , 所以在这两次都没有使用自己的“译文” , 而是采用现成的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