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菱|狷者,李泽厚( 二 )


“英雄也造时势”
李泽厚曾在一次对谈中提及 , 早在12岁时 , 他便想过“人总是要死的 , 活着为什么?”他形容自己的少年时代是“孤独、清醒、感伤的 。 ”不合年龄的痛苦思考或许与他童年的经历有关 , 李泽厚1930年6月出生 , 成长在湖南长沙宁乡县 , 父亲是邮局的高级职员 , 英语很好 , 但在他12岁时不幸病逝 。
贫穷是贯穿李泽厚青少年时期的底色 , 身为小学教师的母亲 , 独自拉扯两个儿子长大 , 勉强供养二人上学 。 李泽厚回忆家道中落 , 春节时亲戚家大鱼大肉 , 热闹非常 , 而母子三人则冷冷清清 , 相依为命 , 高中时为了看到进步书籍 , 只能在每星期天过河 , 饿着肚子去城里的各家书店站一整天 。
他在自述中写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 , 比被动灌输的东西印象要深得多 。 我不喜欢人云亦云的东西 , 不喜欢空洞烦琐的东西 , 恐怕都应追溯到自己那个穷困、认真、广泛阅读的青年时期 。 ”
194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 , 李泽厚挨过了失学、失业 , 成为乡村小学教师的日子 , 直到1950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 贫穷的生活也并未远离 。 李泽厚记得“那时只能买零星的活页纸 , 有时连牙膏也不买 , 用盐刷牙 , 把几元生活补助费积存下来 , 寄给正在上中学 , 父母双亡的堂妹 。 ”得了肺结核后 , 一些活动不能参加 , 他便独自住在宿舍楼顶上的“阁楼”里读书、写作 , 北大丰富的藏书滋养了他的眼界 , 也让他的哲学研究渐成体系 。
1955年 , 25岁的李泽厚发表了《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的人民性问题》等文章 , 一举成名 。 此后 , 他再未为钱忧愁 , “50年代后期我有很多钱 , 印象最深的是1956年冬 , 我在《哲学研究》上发表文章 , 稿费加起来1000元 , 当时我的月工资收入才56元还是70元 , 反正很少 。 ”
钱财的宽裕让李泽厚有了底气 , 他买了一个电动唱片机 , 在当时还是奢侈品 , 但他仍然不讲究穿着 。 “在新加坡 , 人家叫我买件名牌衬衣 , 我说名牌穿在身上是负担 。 ”更重要的是 , “50年代就定了 , 不为政治任务 , 也不为经济考虑写文章 。 这一条至今一直坚持 。 ”
上世纪80年代 , 李泽厚接连出版了《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 , 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论述立刻引起青年人的呼应 。 那时 , 他的书能够卖到几十万册 , 连工厂女工都会挤到书店抢购 , 李泽厚也因此一跃成为本土学术明星 。
在前同事的回忆中 , “只要李泽厚在哲学所上班 , 办公室就塞满了全国各地来拜访他的人 。 和他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挤不进去 。 中午去食堂吃饭 , 他后面跟着一二十人的队伍 , 浩浩荡荡 。 ”
多年后的采访中 , 再次提及当年的盛况 , 李泽厚表示 , 是因为那时的美学热刚好符合了社会思潮 , 也是促进社会苏醒的符号 , 之前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被压抑了 , “文革”之后 , 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 , 对到底什么是美 , 什么是丑发生了兴趣 。 “美学热的兴起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 。 ”
但仅因一时之势 , 终究难成就当年的美学之盛 。 对此 , 易中天曾评价:“李泽厚是极为敏感的 。 他总是能把握住思想文化的历史脉搏 , 不失时机地把学术界的关注目光引向一个又一个新领域 。 八十年代后的’美学热’、’文化热’便都与李泽厚有关 。 几乎可以说 , 李泽厚的目光扫向哪里 , 哪里就会热起来 。 ”
于是当采访人员问李泽厚:“你把它解释为时代的关系 , 所谓时势造英雄吗?”李泽厚不假思索地答道:“英雄也造时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