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 , 故事的发展和推波助澜还需要人物的对立和矛盾 。 小说中见风使舵、急功近利的丁小槐起到推动矛盾冲突的作用 。 池大为和丁小槐在前途命运上的竞争和利益冲突注定了他们之间的心理鸿沟 。 但在表面上还得维持同事间的那种和谐局面 。 抨击池大为心灵细节还有关键的一幕:他儿子被开水烫伤 , 为了赶时间送往医院 , 他求到马厅长安排司机大徐送他们去医院 。 到了医院 , 又因为要缴纳两千元的住院费费尽周折 , 最后打了丁小槐的电话 , 才办理了住院手续 。 这段有惊无险的求助经历让池大为深刻地体会到了权力的作用力与优越性 。 在人物心灵轨迹的变化中 , 这无疑也是关键的一笔 。 诸多的生活磨难与感官刺激不断地累加 , 给人物的灵魂扭转点燃了引线 。 而始终贯穿在小说中的精神暗线也在并轨同行 , 作者专注于现代化语境下的实践逻辑和思辨逻辑的哲性思考 , 凸显出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 与现代心性儒学不同的是 , 阎真虽然追崇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 , 却更关注个体心性精神在社会中的无奈性与无力感 。 就比如池大为的初心与价值信念的坍塌 , 一切的发生都不是由他本人把控的 , 而是在必然的过程中 , 一步步开启了他的人性贪欲 。 在高贵与世俗 , 物欲与精神的较量中 , 以池大为为代表的另一类知识分子面临着精神的僭越与尴尬 。
无疑 , 阎真的思辨逻辑并不依赖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 , 而是以个体经验的精神复活延伸到小说叙事的哲性思考中去 。 小说的尾声池大为一方面快速地处理马垂章留下的“烂尾”工程 , 突出自己的政绩 , 一方面以疗养身体为由送马垂章夫妇出国 , 处事有条不紊 。 这种全面把控、运筹帷幄的能力 , 充分说明了这个知识分子的睿思 , 以及处世之道的成功 。
阎真风格的真情叙事与哲性意味是富有个性魅力的 , 既基于传统又创新传统 , 通过一系列人物的演绎 , 成功地塑造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与心灵蜕变 , 展现出生命的终极意义与安宁回归 , 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缩影 。 在文学的审美路径上 , 文本中表现的另一类知识分子无论是“回到文学本身” , 还是重返现实的河流 , 所折射出的艺术光芒都有着特别的意味 。
精神危机下的理性从容
在阎真的四部长篇中 , 《活着之上》是理性精神的延展和沉淀 。 阎真的长篇小说一步一个脚印 , 一部聚焦一个典型 , 可谓“步步莲花” 。 回顾阎真笔下的代表性人物 , 从《曾在天涯》的高力伟 , 到《沧浪之水》的池大为 , 到《因为女人》的柳依依 , 再到《活着之上》的聂致远 , 阎真塑造的人物都是知识分子的形象 , 他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演绎着相同的社会角色 , 展现了终极的时代价值和诉求 。 阎真以饱含真情的笔触激活尘封的历史烟云 , 讲述普通人的故事 , 照亮那些小人物卑微而不屈的灵魂 。
《活着之上》的聂致远以最后的坚守者形象区别于池大为最终的价值失守 。 聂致远虽然平凡朴素 , 却也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 立于天地之间 。 他在精神上杀出重围之路 , 正如清风送香 , 宁静致远 。 阎真小说的人物故事都不是特别悲情 , 没有大苦大难的悲剧命运 。 但这些普通的人物却演绎了人世间的万家灯火 , 展现了现实生活与价值诉求的时代命题 。 这几部小说整体合一地化身为“阎真”符号 , 把脉时代 , 予人深思 。 也充满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探析 , 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艰难探寻与坚定守望 , 在小说中发自内心的真情 , 真爱在时代进程的“精神危机”下 , 始终不屈 , 在理性中从容 , 在不可能中探寻可能 ,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 。
- |文艺评论|评理查德·耶茨及其作品:在痛苦中感知普通人的悲伤和局限
- 大道沧桑|文艺评论丨李由:四面青山侧耳听——从歌曲《大道沧桑》说起
- |艺评丨宁静的力量——萧红亮作品赏读
- |青年文学之星丨袁好
- 路口|中新艺评:如果“BE美学”有声音……
- |艺评|停下脚步,发现美——我和我的“戏曲情缘”
- |艺评丨吴修林 彭欣:《春天花会开》:边疆风情汇芒果
- 书法|文艺评论丨当“书法”成人文素养的基础,“书写”的意义将超越专业
- 诗词|诗词文化不断破圈的背后 “诗意”的舞台成为出圈的关键|文艺评论
- 越剧|新民艺评|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